随着地产行业风险加速释放,信托产品的风险攀升,不少上市公司“踩雷”信托产品,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的吉华集团(603980)便是其中之一。近日,吉华集团披露公告,称所购买的信托产品存在本金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。
目前,上市公司对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仍不减,随之而来的即是踩雷信托、私募等资管产品的现象频出。如何规避理财风险,成为悬在上市公司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吉华集团再“踩雷”理财产品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5000万元兑付进入延长期
为了使闲置资金得到合理利用,购买理财产品成为上市公司的投资渠道之一,其中购买信托产品是其重点发力方向,然而,近年来随着地产行业风险加速释放,陆续有购买涉地产信托产品的上市公司踩雷。
主营业务为染料以及中间体的吉华集团便是其中之一。12月20日晚间,该公司发布公告,称公司于2021年5月18日,出资5000万元购买“陆家嘴(600663)信托—华鼎1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”(下称“陆家嘴信托-华鼎18号”),预期收益率为7.10%。该产品到期日为2022年12月15日,但截至公告日,该公司仅取得收益422.06万元,5000万元本金未收回。
资料显示,“陆家嘴信托-华鼎18号”是公司在2021年5月18日与陆家嘴信托签署的信托合同,金额为5000万元,到期日为2022年12月15日,预期收益率为7.10%。
吉华集团称,鉴于此次投资款项的收回尚存在不确定性,并基于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性质,故存在本金5000万元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。
目前上述产品宣布延期,但延期至几时,陆家嘴信托尚未给出明确日期。
吉华集团回复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时表示,今年5月12日,融创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的债务出现违约。对于如何讨回本金,吉华集团12月20日晚公告表示,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小组,专人负责项目跟踪,督促陆家嘴信托密切追踪融资人及项目情况,尽快向公司兑付余下的投资本息。
热衷于购买理财
投资额高达当年营收1.8倍
从财务数据上看,吉华集团近两年来业绩平平,利润的正是靠着包括理财收益在内的非经营性损益贡献。从资金上看,陆家嘴信托计划只是吉华集团整体信托理财的冰山一角。
2021年吉华集团年报数据显示,2021年全年,公司“银行、信托、证券理财产品”包括自有资金投资和募集资金投资两部分,发生额分别为34.33亿元和5.3亿元,合计高达39.63亿元,几乎是当年同期公司营业收入(22.53亿元)的1.8倍。
上述理财产品截至2021年底,未到期余额合计则有17.87亿元。
而截至2021年底公司实际上就已经有产品发生逾期,金额共1233万元,涉及两笔地产信托,分别投向华夏幸福(600340)和融创中国旗下项目。
其中,“中融-骥达1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”公司购买本金1000万元,融资人华夏幸福逾期未归还,未归还本金929.96万元,利息19.95万元。“陆家嘴-尊元6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”公司购买本金2300万元,融资方融创西南公司逾期未归还,涉及本金275.51万元,利息7.74万元。据和讯财经整理,截至去年年底,吉华集团未到期信托理财产品超过了20只,其中覆盖到8家信托公司,合计金额约为9.68亿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三个月前,吉华集团也“踩雷”有5000万元进入了延长期,该信托产品融资方同样是融创集团。1亿元对吉华集团来说并不是小数目,该公司去年归母净利润仅为1.36亿元,今年前三季度更是亏损了4162.88万元。
股价方面,吉华集团自上市以来便表现不佳,一直呈下降趋势,截至12月22日收盘,吉华集团报4.65元/股,总市值不足33亿元,较上市后的高点缩水80%。
股吧里的股民同样怨声载道,批判其“不思进取,靠理财度日”。
来源:股吧
股东户数来看,截至2022年9月30日,吉华集团股东仍有2.75万户,对比今年六月末减少了841户。
标签: 吉华集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