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【本文来自《我一发小,人倒是聪明,上学成绩不好,高中没毕业就打工了,女儿某985研究生毕业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我补充个案例。
早年间我姨妈他们路局的同事,老头半文盲,老婆干脆文盲。两口子智力只能说平庸吧,反正日常没显出半点内秀聪明劲来,老实巴交过日子人儿。而且家里只有老头有工作,三四个孩子,日子过得那是紧紧巴巴,捉襟见肘。
但人家二儿子读书那叫一个攒劲,从进小学那天就是第一,一直到高考还是全校第一。他们老两口哪能辅导半个字,都是孩子自己的聪明、才华和努力。那孩子小学跳过两级,初中只上了两年,后来考上北京某高校(80年代的事情了,具体哪所我不知道,都是听我姨他们聊的,她也说不清楚)。总之说是他们路局子弟中学有史以来第一朵大鸡枞(云南方言,形容出了非凡人物),那学校应该很不错。
大学毕业后,这人就没回过家,只说在北京工作,具体干啥老两口也说不清。就是定期给家里寄钱,偶尔有封信,连结婚都没回来办席。当时他们路局同事还私下里议论,说老两口好不容易养了个出息儿子,可人家上了高枝就看不上鸡窝了。
直到90年代某一年春节,这人带着妻子回来过年了。但可不是就两口子回来,同行还有两个不认识的人,据他儿子介绍说是同事(着便装,每人提个皮包不离手,寸步不离跟着,也不吭声,眼睛随时扫视周围人的动作)。年三十到的家,就在家吃了顿年夜饭,也没住家里,住市里迎宾馆(这住的地方就有意思)。第二天派车把家里人都接到迎宾馆,请家里人吃了一天,聊了一天。家里人问他这些年在哪儿上班,就是笑笑,岔开说别的,始终没透风。第三天就走了,也没让家里人送。
就这么回来了一趟,然后又恢复常态,定期寄钱,还是没消息,既不知道人在哪,更不知道在干嘛。后来我姨妈他们退休离开路局,就不清楚他家事情了,听说老头去世儿子都没回来,就儿媳来了一趟,这回跟着的是一男一女俩“同事”。
我之所以记得这个我不认识的人,是因为他从小就是他们路局所有家长拿来教育自家孩子的“别人家孩子”;当地一个让人不明觉厉的传说人物;本地人跟外地人聊天的优秀谈资。我打小也听我姨妈姨父他们说了好几回,但具体怎么回事,我也不知道。
因为本帖主题,我忽然想起这人来,他就应该属于比较典型的爹妈平庸,智力无可遗传,纯粹靠自身突变的案例吧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