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量房源为何空置,无数青年无家可归,这到底是统计的失误,还是社会的荒谬?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,这两天朋友圈一定很热闹!
4月25日,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宣布,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,这个消息出来,一部分人意识到了:房产税前置条件达成。
这意味着经过十年努力,从分散到统一,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,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,覆盖所有国土空间,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建立。
(资料图)
▲2020-06-02日《新华社》刊发
按照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《物权法》解释,第二百一十条:不动产登记,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。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。统一登记的范围、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,由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。
对此,我们要提醒一点,房地产税征收预示着我们将进入“存量收费”时代,过去“增量收费”的逻辑,现在要改变了,我们需要更多借鉴日韩发展,尽量避免踩坑。
不仅是购房者要换思路,连从业者也是如此,我们都需要改变了!
进入2023年,关于房地产税的话题越来越多,而且每一次都是重大新闻,以至于大家对于房地产的未来都颇有些担心。
2月15日上午10时,央视报道《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》,近3年来组织了500万技术人员,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就动员了260多万人参与普查,并建立了统一的调查底图,统一的工作流程、统一的数据格式,以及统一调查时间基线 (即2020年底)。
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这是第一次全面摸清了我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“家底”,第一次形成了反映房屋建筑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海量数据,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“数字身份证”。
在统计之后,到底有多少房子?城乡住建部的一组数据或许能够给大家答案,在《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任务全面完成》之中,明确提到: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。
▲2023-02-15《中国青年报》刊发
一定要记住,不是6亿套,也不是6亿间,而是6亿栋建筑。按照14亿人口计算,平均一人0.4栋,房子的总量已经明显过剩了,只是没想到这么夸张!但这个里面有两个情况,被大家选择性的忽视了:
其一,房屋构成复杂:“6亿栋建筑”指的是全国城乡建筑物的总量,不仅包括宅基地,还包括非住宅建筑,如商业、酒店、办公、学校、医院、工厂、图书馆、音乐厅等,这是我们的“房屋”总数量。
▲2023-01-03《中国建设报》刊发
其二,商品房住宅谜团:农村房屋量大面广,以栋数计占城乡房屋建筑总量90%以上,以面积计占一半;而城镇房屋则为4700多万栋,同时分为住宅与非住宅两大类,城市商品房住宅有多少还是谜团。
但“6亿栋建筑”这个数据本身就很有压迫性,这意味着以房子为核芯的资产,已经不再是稀缺品!
接下来市场走势会如何变幻?我们按照10-15年较长的周期来看,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:
一、建议小县城房产减持:城市高度分化已经越来越快,尤其是城市群、都市圈的划分,将大量的头部资源输入核芯城市,小城市已经不可能再刺激,所谓的再一次城棚改浪潮,即便是有,也与小城市无关了。
二、卖不掉的房产会变多:很多小城市家庭会“困坐愁城”,城市人口净流出、城市就业再减少、城市房产再贬值,房子还没有产权证,年轻人不断涌向大城市,城市养老问题变得突出,被动挨宰,已经是触目惊心。
三、涉房税务会越来越严密:房地产税渐行渐近,目前持有环节的经营性商用物业已经开始征取房产税,或是从价计征的房产税(原值减去10-30%后的余值计算缴纳),或是采用比例税率(依照房产余值从价计征税率1.2%),税务设计将越来越严密。
四、保障房价值变高:保障房将会进一步增值,例如经适房、共享有产权房等,这些房产价格比商品房低,评估价格也低,税率也低。而且共有产权房并非独有产权,例如60%+40%,地方占一部分,交税的可能性比较低。
五、学区房还是硬核:现在不管是“名校+”,还是未来的大学区,学区房将会更加的保值,目前买房换房家庭,中产阶层集中度很高,从北京上海到西安郑州,大量家庭是为了解决上学问题而付费,虽然小城市、小乡镇孩子还在减少,但人口净流入城市还会如火如荼。
六、赠送越大溢价越高:大赠送、叠拼、跃层、带院子的房子将会进一步增值,因为评估只能按照产权面积评估,使用面积不计入在内,因此,这一类房子价值会变高,目前二手房市场也是如此,未来还会有新期待。
七、公寓迎来小机会:一直被视为劣质房产的公寓,在这次无差别伤害之下,反倒变得更加值得期待,公寓本来就年年征税,但现在价格只有同板块住宅价格的40-70%,核心区的公寓产品算是迎来个小利好。
这看起来是一次政策调整,但摆在我们面前又变成了一次财富大洗牌,注定未来有人将输的一文不值,也有人能够成功上岸,但决策成本实在太高了,也太考验大家的眼光了。
但这对于万千中低收入家庭来说,何尝不是一次机会?和平时代的财富均分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赶上!
-- END --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