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声在线5月9日讯(文/图 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)在天门山顶,矗立着一座别致可爱的天气雷达站。雷达塔楼为三层框架剪力墙结构,外观似“雪人”造型,与天门山积雪时的景境相呼应。这就是张家界天门山天气雷达站(以下简称天门山雷达站)。自2018年投入使用以来,该站极大提升了张家界天气监测能力和水平,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,特别是防汛抗旱调度指挥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。
(云雾缭绕的天门山景区)
5月9日上午,“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——寻访最美气象台站”主题采访活动第五站走进张家界天门山。记者一探天门山天气雷达站的前世今生。
(相关资料图)
5月初,天门山比以往要更冷一些。缆车直上,山体巍然屹立、云雾缭绕,仿若仙境。
“这些年,我见证了雷达站的风雨历程。它的变化,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……”讲起天门山雷达站的过往,59岁的张家界气象局一级调研员雷华高十分地激动,“我沿着山路走到雷达站,不时发现有游客望向远处问那是哪里,我都会回答,那是我看着长大的雷达站。”
2009年8月,天门山雷达站建设由国家发改委立项。至2015年年底,建设方案经中国气象局、国家林业局、省气象局、省建住厅、省环保厅等核准批复,于2016年年初动工建设。经过两年多紧张施工和设备安装,雷达站在2018年6月完工并投入业务运行。
天门山雷达站是湖南省内建设难度最大的一座,也是海拔最高的一座天气雷达站。
(雾气笼罩的天门山天气雷达站)
“因为地处景区,施工过程要小心再小心。”他介绍,天门山地势险峻,处处是绝壁,要想在山顶修上一处几百平方米的站点,并非易事。仅雷达的施工和设备吊装,就有难以想象的困难。难度之大,堪称国内同类型雷达之最。
由于雷达主机设备重20多吨,拆解后零部件最重达3.3吨,常规手段和景区索道均难以运达,只能通过直升飞机吊装来进行。
可以说,这大家伙是“飞”岩走壁而来。
(天门山天气雷达站内图)
“每次与雷达站打交道,我很亲切。”雷华高说,“我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为它守望的人,每当想到这里,我会很有成就感。”
“建站初期,雷局经常上山查看雷达站的情况,为此还被山蚂蝗咬伤过。”雷达站维修员孙大胜偷偷告诉记者,雷华高被虫子咬了很久,却因为一直专心工作而没有感觉到身上的疼痛感。
天门山作为张家界市的国际名片,每天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。而对于检修员孙大胜来说,天门山更多地则是他工作的地方罢了。
(孙大胜正在天门山天气雷达站操作设备。)
“我干这行快二十年了,自从来了雷达站工作以后,每天上下班的工具就是缆车,这确实和其他的检修员不一样。”孙大胜笑着说,“平均每月要往返8次,一年有许多日子都是和云雾打交道。”
天门山雷达站精密仪器多,虽然大多时候都是可以远程操控,电子化管理雷达气象数据。但出现问题,返厂不现实。“我本来就是干雷达专业的,雷达站出现任何问题,我就尽量自己琢磨,每一次检修都是对自己的成长,要做的就是必须对设备了如指掌。”孙大胜,他把雷达站当成了自己的家人。
“因为雷达站山顶长期冰冻,造成高压线路故障。为了确保雷达设备正常运行,连续抢修三天才将雷达故障排除。那时候正值2022年除夕之时。”孙大胜笑了笑,“就算是过年也无所谓,我能做到的就是24小时随时待命。”
如今,孙大胜俨然成为了孙大圣,在同事眼中他就是一个全能型骨干。“作为一名气象人,我能做的只有坚守阵地”孙大胜动情地说,当我第一次登上天门山雷达站时,我就知道了,我的归宿就在此处。
无论是老一代观测员,还是术业专攻的骨干,头顶云端、脚踏实地坚守在山巅,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坚守着湖南气象人的初心。
标签: